重庆商务系统如何优化营商环境?37条工作内容带你了解

time: 2020-07-27      来源:重庆商务委


火锅、麻辣烤鱼、毛血旺……

在国内,似重庆这般

无辣(麻)不欢的城市实是甚少

而重庆人更是将热情麻辣

巴山渝水的耿直灵动

相互融合到了极致



《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已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对此,这座城市将“热情、麻辣与激情进营环境,为商务领域的盆友们带来各种利好亮出助企纾困营商“招牌全力营造热情”、更有“激情”的营商环境。

重庆市商务委员会

关于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相关措施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商务主管部门,委属各事业单位:


《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是我国优化营商环境领域的第一部行政法规,是对近年来优化营商环境实践经验的总结,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的重要立法成果。为扎实做好《条例》贯彻落实工作,根据 《商务部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相关措施的函》(商办法函〔2020〕154号)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全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的通知》(渝府办发〔2020〕63号)有关要求,现就全市商务领域贯彻落实《条例》提出相关措施(见附件)。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条例》贯彻落实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周密部署安排,认真组织实施。各区县商务主管部门要与市商务委相关处室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市商务委将加强督促检查,及时通报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现象,推动各项举措不折不扣落实到位。请各区县商务主管部门于2020年12月初将贯彻实施《条例》的各项措施落实和推进情况书面报送市商务委政策法规处。


重庆市商务委员会

2020年7月13日

一、深化简政放权,扩大市场准入

1.进一步精简审批。精简商务系统行政权力事项,稳步推进市级审批权力下放落地,除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外,凡基层有需求且有承接能力的事项,一律下放区县实施。加快推进重庆高新区、两江新区涉及市商务委赋权事项落地。

2.动态调整权责清单。建立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动态调整机制,在“渝快办”平台实时更新、公布服务指南,对行政许可事项逐项明确设定依据、实施机关、许可条件、办理程序、办理时限、申请材料、适用范围、有效期限、中介服务等要素。对同设定依据的同类型许可事项尽量整合实施,不断优化审批服务,提高审批效率,减轻市场主体负担。

3.深化“证照分离”全覆盖试点改革。大力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落实落地,探索在全市范围内复制推广“证照分离”改革措施,着力破解“准入不准营”难题。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原则,落实事中事后监管职责。

4.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在市场准入环节实现“规则平等、权利平等、机会平等”,推动建立统一公平的市场准入规则体系。全面落实国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发现并清理市场环节的不合理限制和隐形壁垒,确保“非禁即入”全面落实。

5.完善石油成品油管理制度。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石油成品油流通“放管服”改革工作要求,推动出台全市石油成品油管理办法,指导各区县商务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依法依规做好零售经营资格审批和石油成品油流通管理工作。

6.持续放宽外资准入。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

7.发挥好自贸试验区“试验田”作用。全面复制推广全国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总结推出一批具有重庆特色、试得好、看得准、风险可控的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市范围内复制推广,推动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8.深化“减证便民”行动。公布确需保留的证明事项清单,实现清单之外无证明。全面推进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探索推进“一照通办”“一证通办”,以营业执照、居民身份证为依托,实现信息一次采集、部门共享,减少额外证明和重复提交材料。

9.全面推行无纸化办理。推动境外投资备案(核准)网上办理,进一步提升境外投资便利化水平。在全市范围实现进出口许可证申领和通关作业无纸化。优化技术进出口合同备案管理流程,推进技术进出口合同登记无纸化办理,提升响应能力和服务能力,方便企业开展技术贸易合作。


二、提升服务效能,优化政务服务

10.优化商务发展政策环境。进一步加大助企纾困力度,持续推进市委、市政府关于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政策措施落地落细,并对相关政策进行动态跟踪评估,适时研究优化完善相关政策。进一步落实商务领域减税降费政策,围绕稳外贸、稳外资和促消费工作,加强减税降费政策研究储备,推动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等政策,优化商务发展财税政策环境。

11.积极促进外商投资。建立健全外商投资全流程服务体系,编制和公布外商投资指引,完善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协调工作机制,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12.平等对待内外资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认真贯彻落实《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在标准制定、政府采购等方面,依法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公平参与竞争。

13.持续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积极配合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做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工作。加大“单一窗口”标准版推广力度,积极推进“自动进口许可证”“出口许可证”等申报功能。继续推动进口许可证等签发管理系统与“单一窗口” 标准版对接。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进出口管理证件的申请、查询、签发、核销等功能。

14.做好拍卖业务许可告知承诺相关改革。推行拍卖业务许可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实行整体告知承诺制。完善拍卖许可管理制度,明确审批具体标准、环节、程序等,精简审批材料,缩减审批时间,为企业提供便利。

15.优化展会项目审批和服务流程。深入推进涉外经济技术展在我市的备案管理工作,对外国机构参与主办等事项全面推行在线审批。

16.及时提供对外投资指南等信息。发挥全市海外利益安全工作机制作用,及时转发对外投资国别指南、风险信息,引导民营企业合法合规“走出去”。

17.完善对外承包工程政策措施。落实商务部对外承包工程保函风险专项资金政策,拓展企业在境外承揽工程开立保函的资金渠道,促进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发展。

18.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积极支持在重点市场国家举办非商业性境外展会,推介宣传中小企业自主品牌和特色优势产品。支持对外文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转发商务部重点国别文化贸易与对外投资合作指南、文化贸易统计数据等,鼓励文化领域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出台全市服务外包加快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支持中小服务外包企业发展。

19.积极推进涉外法律服务。建立市司法局、市商务委共同牵头,市级相关部门、协会支持协作的涉外法律服务工作机制。组建外经贸领域专家服务团队,助推涉外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强化高端研究服务机构合作,夯实涉外法律服务基础,积极推动涉外法律服务“走出去”“引进来”。

20.完善贸易救济综合应对机制。强化商务部、市级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四体联动”的贸易救济综合应对机制,完善重点行业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案件信息收集、报送、发布制度,支持企业积极应对反补贴和反倾销调查,维护我市产业安全和对外贸易秩序。

21.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加大对住宿餐饮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商贸企业金融支持力度,实施名单制融资需求对接。落实好金融扶持政策,完善外经贸优惠贷款合作机制,在担保信保、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等方面继续加大对中小商贸企业融资政策支持。

22.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继续推进“渝快办”“一网通办”,做好政府服务平台信息维护和审批工作。继续做好监管数据的汇聚和共享管理,积极打造重庆市智慧商务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聚通用”。

23.提升政务服务大厅服务水平。整合提升大厅“一站式”服务功能,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持续改进窗口服务,健全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制定承诺办理事项目录清单,加大审批服务容缺受理和告知承诺制推广使用。探索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以企业和群众眼中完整的“一件事”为导向,进一步精简审批时间、材料、流程。

24.推行机关干部联系企业制度。建立市商务委领导和主要业务处室干部联系企业机制,精准服务市场主体,主动上门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着力破解制约企业加快发展的瓶颈问题,助推企业发展。


三、创新监管方式,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25.完善商务信用监管机制。完善信用审查程序,鼓励和引导商务领域市场主体开展综合信用承诺或产品服务专项承诺。完善信用公示制度,依法依规向社会公开行政许可、资质认定、行政处罚、执法检查等信用信息。加快建立商务领域联合奖惩的发起、响应和反馈等联动机制,丰富商务领域联合奖惩措施,提高奖惩措施的有效性。

26.继续推进商务领域行政执法改革。全面梳理、规范、精简商务领域行政执法事项,完善行政执法事项清单管理制度。统筹配置行政处罚职能和执法资源,提高基层执法队伍履职尽责能力。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施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做到规范、公正、文明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