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八年赴“进博之约” 重庆释放出怎样的开放信号?

11月5日下午,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投资重庆·渝见商机”重庆投资贸易合作推介会在上海成功举行。来自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和行业龙头的200余位嘉宾齐聚一堂,洽谈、交流、签约。
连续八年,山城再赴“进博之约”,释放出什么新的开放信号?
“屏幕上是我的二维码,欢迎大家添加微信,我愿意做各位企业家的‘超级投资联络人’。”重庆市商务委员会主任章勇武的这一句“接地气”的话,让现场气氛轻松而热烈。


没有繁复的套话,这份坦率与务实正是重庆的开放姿态。
章勇武介绍说,在经营成本上,重庆工业用地价格远低于东部省份,综合投资成本仅为沿海地区的60%—70%。在要素资源上,新疆的电7毫秒就能传输到重庆,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电力保障。重庆还有1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2024年全市科技工作者总量达到354.45万人。重庆的目标很明确——要在开放中崛起,在合作中共赢。
随后,九龙坡区、涪陵区、铜梁区负责人先后登台推介,围绕各自的产业生态、区位优势和政策环境分享“重庆机遇”。现场还有一份《投资机会清单》,里面介绍了各个区县正在开放的重点项目。从智能制造到绿色能源,从数字经济到现代服务业,重庆正把城市的发展机遇,转化成一份份可对接、可落地的合作计划。

参会企业中,世界500强、全球领先企业超过100家,中国区副总裁级嘉宾30余人,参会规模与层级均创新高。康宁公司、通用医疗、安道拓、思可源等外资企业代表现场讲述了他们在重庆的实践与期待。
康宁公司大中国区副总裁张文卿表示,重庆制造业基础雄厚、人才体系完善,“我们在重庆累计投资17亿美元”。

通用医疗总经理兼首席数字官黄峰则提到,“重庆正在发展数字化经济,让我们看到了合作空间“,企业希望在重庆落地影像云、智能诊疗等项目。
安道拓亚太区财务副总裁褚晓斌表示,重庆大力构建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为跨国企业提供了规模化应用的场景,“重庆鼓励跨国企业将本土创新推广至全球,开放的创新生态使我们加大在重庆的投入“。

“投资重庆·渝见商机”这一品牌,正成为重庆走向世界的重要名片。本次推介会现场共签约14个项目,总金额79.2亿元,涵盖航空制造、网络技术开发、食品进口、整车贸易等多个领域。

“这次我们和哥伦比亚客户签约1.2亿美元,不仅是订单,更是信任。”宗申集团常务副总裁、隆鑫通用董事长李耀说。他介绍,今年集团出口额同比增长25%以上。
在跨境电商领域,重庆渝欧跨境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魏芯则带来了另一组数字:“我们今年与美赞臣签下2.3亿美元奶粉订单,从2018年开始我们就参加进博会,如果加上今年的,累计签约金额超过30亿美元。”进博会搭建的平台,让企业有底气去链接更多国际品牌,“我们每一年的签约金额都在增长。”
低空经济也迎来新合作。重庆启睿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丁晖介绍,公司在进博会期间与奉节签署低空经济孵化项目,将建设人才培训、研学教育、无人机研发与组装基地。项目预计2027年投产,首年产值将达2亿元。

作为重庆吸引外资的“名片”,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说:“‘投资重庆・渝见商机’品牌今年通过一系列活动,持续为山城链接全球优质产业资源。从‘跨国公司重庆行’的深度考察,到‘区县东部行’的主动对接,再到携手长三角外资联盟的区域协同,努力打造内外联动、高效精准的重庆外资招商平台。”

